月评
搜索
猪价走势新观点!猪价年前涨到12元,明年6月继续涨
   对于春节前的猪价目前有一个得到多数养猪人认可的观点,那就是12月上旬猪价还有希望继续上涨,到时到了中下旬恐会随着规模化猪场集中出栏,散养户借机出栏大肥两点变化开始转跌,到了明年1月虽然有春节前消费利好,但不少居民在11月、12月的囤积猪肉提前透支了需求量,猪价有可能持续走低,而到了2、3月份,生猪出栏量依然处于高位,而且消费同春节前不可同日而语,猪价将会一路下跌。

  但近日,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猪价走势的“新观点”,该拐点认为年前生猪价格不仅不会大幅度下跌,反而有可能涨到12元。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有这么几个:

  1、标猪不缺,但是大猪缺。据我了解当前市场上400斤以上的大肥所剩无几,即使有猪场有,他们卖猪的时机也选在12月初之前,而且大肥存栏量短时间根本没办法恢复,这也就意味着12月中下旬乃至明年1月的大肥都会非常紧缺,冬季大肥的需求是对大肥价格最好的支撑,大肥的价格也会拉动标猪的价格,预测,后续猪价将会继续震荡上涨,最高有可能达到12元。

  2、此前接近两年的猪肉高价让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,多数家庭都习惯购买鲜肉,或者是随吃随买,而这有助于维持12月-1月的猪肉消费积极性,后续两个月的猪肉消费不出现断崖式下跌,猪价也就易涨难跌。

  3、年前是屠企出售冻肉的一个良好时机,很多屠企和猪肉贸易商囤积的猪肉都是猪价涨到8元的时候,加上利润和储存成本,猪价只有涨到12元,对应的猪肉价格才能保证屠企和贸易商保本,据此预测猪价也有希望涨到12元。

  4、国家鼓励猪价上涨。此前猪价连续下跌的时候,养猪场开始大面积淘汰母猪,要知道这些母猪是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,如果任由其淘汰那么后续猪价还将会出现大涨大跌的情况。为了减少母猪的淘汰,一方面鼓励养猪,一方面鼓励吃肉增加消费支撑猪价,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存栏,防止猪价的大涨大跌,而让猪价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上。

  明年6月继续涨

  据各地的饲料经销商表示,最近一两个月两种饲料销售情况特别糟糕,一种是哺乳母猪饲料,一种是仔猪教槽料,这两种饲料的销量差说明市场上这两种猪的数量少了,哺乳母猪少了是因为在6-10月份猪价持续走低的时候,养猪户大量淘汰低产能母猪,高产能母猪则延迟配种,导致当下哺乳母猪出现了断档期,哺乳母猪少了自然新生仔猪数量就少了,仔猪教槽料的需求也就随之下降。

  而根据生猪养殖周期推断,当下新生仔猪需要6、7个月之后才能出栏,现在已经是11月底,预计出栏时间是在明年的6、7月份,也就是说明年6、7月份生猪出栏将会出现断档期,再考虑到今年冬季还是个冷冬,仔猪成活率本身就比较低,加上一些地方还可能出现猪群”不高兴“的情况,可供出栏生猪数量进一步下降,猪价自然会迎来上涨行情。

  猪价来回波动原因有哪些呢?

  一、来回波动的原因是什么?其实这是猪肉价格的正常上升周期

  我们都知道,自从2003年6月份以来,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已经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,而且每一轮周期都长达数年。

  我以历史上第4个完整周期为例,这4个周期分别是:2003年6月份至2006年5月份、2006年6月份至2009年5月份、2009年6月份至2014年4月份和2014年5月份至2018年5月份。

  细算了下,这4个完整周期持续时间分别是36个月、36个月、59个月和49个月。每个完整周期包括上升阶段、下跌阶段,时间跨度呈逐步拉长的趋势。

  从不同周期生猪出栏量来看,2003年至2006年第1个周期生猪出栏量高峰为6.1亿头。2006年6月份至2009年5月份第2个周期生猪出栏量最高接近6.5亿头。2009年至2014 年第3个周期生猪出栏量达到7.5亿头的历史高峰。

  随后2014年至2018年第4个周期生猪出栏量高峰值也在7亿头上下,而目前正在运行的则是第5轮周期。本轮“猪周期”始于2018年6月份,叠加了非洲猪瘟疫情、新冠肺炎疫情、环保政策调整、生猪产品调运政策调整和生产周期性因素,这与前几个周期有极大不同之处。

  之前在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,2020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较2017年锐减25%,经过不懈努力,产能已恢复到正常水平,6月母猪存栏已超过2017年水平,也正是因为生猪供应充裕,才导致今年之前的猪肉价格持续下跌。

  现在因为季节因素猪肉需求增加,加上猪肉供给量有一定量减少,猪肉价格反弹是很正常的周期现象。从短期来看,猪肉价格是稳步上涨的。但长期来看,猪肉价格仍处于下跌的趋势,原因也是很好理解的。

  根据我的观察,明年2、3月份出栏的猪,对应的是今年8、9月份的母猪存栏量。虽然已经有所减少,但总体仍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。

  从数据看,2021年8月9月的能繁母猪存栏分别为4500万头、4459万头,环比分别下降了-0.9%、-0.92%,但这仍高于农业农村部建议的4100万头的存栏。

  也就是说,等春节一过完,市场上猪肉就会回归供大于求,猪肉价格将会迎来下跌。当然也不会一直跌下去,从当前母猪存栏量预计,周期底部将持续到2022年年中左右。预计在2022年6到8月后,将会迎来新的上升猪周期。

  因此,从长期来看,猪肉的价格一直都是处在正常波动范围内,大家平常心看待就好。

  二、猪价波动原因还是供需关系,有什么应对措施吗?

  毫不客气地说,这轮猪肉价格的波动,原因还是供需关系,只是解决的办法也不多。这是因为:

  当猪价40元的时候,养猪扣除成本多数都是赚的,而且是大赚,大型养殖增加规模不清楚,农村散户很多人都在扩建猪棚,小猪仔大涨价,几轮猪出笼都是赚钱的,供给端也是在大幅度增加。

  当猪肉降到10元以内时,散户连成本都包不住,而且里面有一个增加和下降时的数字同比放大效应。比如从40元降到20元是同比下降50%,差值是20元,而猪肉从8元涨到12元时,同比增加数值也是50%,但差值只有4块钱,至于12一斤多批发价养猪能不能包住成本,家里好多年不养了也不是很清楚了。

  总结起来,猪肉是更纯粹的快消费品,不具备太高的金融属性,也就更不存在买涨不买跌,价格更加依赖当时的供需关系,价格低位时比养殖成本还低,当时就呼吁大家多吃更高性价比的猪肉。

  说句反舆论主导的话,现在涨起来大概率是回归正常价格区间,而且商品价格只会在特定时期内比成本低。再加上低位时计算同比增长的基数太小,导致几块钱的变化在同比上呈现几十的百分比增加。

  如果我们想要干预供需关系,要么限制猪肉购买,可10多元限制是没有理由的;要么增加储藏猪肉的投放,市场行为下,很难限制大众吃肉,也不能让没有长成的猪出笼,更不能让长成的猪长时间不出笼,冻猪肉又有成本和折损,大概率还是要交给市场来定价。

  最后,有一个影响是需要注意的,猪肉在CPI计算中权重非常高,价格变动幅度太大时,用来反映市场真实通胀是失准的,是可以考虑剔除或者降低猪肉影响来看整体通胀,之后得到的通涨结论大概率还是供给端通胀,消费端通缩的特殊结果。

  总之,从总体供给来看,波动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,而且还是短期内的波动,再回到高点是不太可能的了。

  因此,现在的回升,不用什么特别的措施干预,市场会自动调节。而作为我们广大市民来说,如果是有敏感性的,就多观察生活,买菜的时候发现猪价上涨,可以注意下,研究下,看看二级市场能不能挣点猪肉钱,其他也没啥应对措施了。

推荐业内分析